【台地創生】喜歡地方,可以有一百種理由與一千個方法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圖片
Access Octomono Masonry Settings

【台地夥伴】黃老師|為而不爭伴山居

12/13/2021

0 評論

 
圖片

「上善若水。水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 ​── 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八章


圖片
圖片
圖片
年逾古稀,伴山而居,在相思木下隨興對坐、沏一壺茶,便沖泡出一席色香味俱全的對話──這是人稱黃老師的黃興雨,在和窯文創園區「伴山居」的日常,也是他道法自然的待客之道。
 
緊鄰著人來人往的柴燒窯,海納百川的伴山居,從小木屋延伸至木平台,如大樹般伸展枝幹。曾是室內設計師、木匠的黃老師,因里長而牽起與和窯的緣分,他發現許多手藝精湛的陶藝老師,在完成柴燒陶藝作品後,沒有能展示、販售作品的空間,於是便發揮所長、著手打造木屋。
 
室內設計的職業背景,讓黃老師帶著一種「幕僚性格」,比起站在聚光燈下,他更專注於為他人打造舞台,從兩百多位陶藝老師中,找出當中的十幾位,為他們的作品設置專屬展櫃。也曾有遊客到訪,受到伴山居的空間特質吸引,獻上家中的戈壁玉,並將販售盈餘回饋給空間,轉作黃老師以茶會友的資金。

除了吊掛在屋內的橫幅心經,木屋的四周亦隨處可見書法作品,當年一群陶藝的愛好者,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,呼朋引伴地前來和窯,黃老師便拿出準備好的木料,請其中一位劉老師留下墨寶,在典雅的古典詩詞旁,寫著白話親切的「有您真好」,一旁的「上善若水」,則是黃老師及伴山居最貼切的註腳。
​熱水從壺中傾瀉而下,黃老師接著拿起茶葉放在眉梢,俏皮地講解白茶「壽眉」的由來,他以推廣的心態在泡茶、分享茶文化,在這咖啡廳林立的現代社會中,打造同樣具有交流、休閒功能的戶外茶館。
 
進一步問起茶的淵源,黃老師便會娓娓道來茶文化五大特點: 
  1. 茶席 - 優美的擺設,具質感的茶具選用
  2. 茶葉 - 好喝的茶葉,是完美茶席的必備品
  3. 插花 - 綻放的花朵,象徵對來賓的歡迎之意
  4. 音樂 - 以古箏二胡,作為聽覺層面的五感搭配
  5. 掛畫 - 喝茶看書法,細心裝飾牆壁或環境周邊
談及茶席擺設,黃老師再次展現他的木匠魂,環境周邊的木桌椅,都來自於他的巧手打造,原本要進窯成為燃料的木柴,經過挑選、上漆後,依然保有原始的木頭質地,接合處藏著榫接細節,擺放在樹下,成了天地之間的展示品。

技藝在身,卻不刻意凸顯自我,反倒更在意萬物之間的互補與平衡,​黃老師「為而不爭」的生命態度,映照出道家思想中的聖人之道,在和窯文創園區的數間店家中,伴山居是個獨特的存在,柴燒陶藝作品、茶葉或茶葉蛋,都只是其中有形的商品,而願意駐足停留的人們,更多時候或許是被背後無形的精神所吸引,因而一杯接著一杯,流連不去。


圖片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服務項目

共好行動
社造學校
​
創生筆記

台地創生

台地夥伴
團隊介紹
​聯絡我們​

工作站聯絡資訊

325 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392之1號​
諮詢專線:(03) 479-1925
合作接洽:daichisousei@chisou.co
©台地創生 2021.
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