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地創生】喜歡地方,可以有一百種理由與一千個方法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圖片
Access Octomono Masonry Settings

【創生筆記】Open North! 擁抱創生

3/22/2022

0 評論

 
圖片
圖片來源 © 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
「由下而上的地方行動如何可能?對地方的認同感如何發生?」

三十個青年培力工作站,分布在全台各地,目的就是為了讓原先集中在中央的資源,能重新分配給各地方團體。在北區輔導中心舉辦的這場分享會中,便邀請到四個工作站的負責人,和政府單位、研究學者齊聚一堂,分享對地方創生議題的經驗與想法。

首先登場分享的,是在宜蘭耕耘多年,舉辦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至今已第七年的金魚。厝邊,他們藉由「頭城關係人口學院」的系列活動,推動在地教育、飲食文化,及創業諮詢等相關行動,期望能一步步地建立回鄉人才的支持系統。
圖片
金魚。厝邊|頭城關係人口學院
而在新北坪林,則有坪林共創基地,以「P+坪林共創計畫」媒合資源,召集地方上的青農、商家,以及在地組織、協會,透過工作坊的方式累積實務經驗,共同打造地方永續生態系統。

在執行國發會的青培站之前,他們就已在坪林蹲點多年,曾以「金瓜三號」出發,以輕鬆又具深度的旅行方式,帶領大眾認識當地的茶文化。2019年更將茶與餐飲和選物結合,創立農創茶食空間「坪感覺」,試著與新茶世代一同思考產業如何轉型,搭建出一座連結青年與長輩之間的橋樑,讓更多關係人口走進坪林。
圖片
坪林共創基地|P+共創計畫
圖片
金門古洋樓創生基地|野宴金門麥田
從宜蘭到新北,再跨海來到金門,古洋樓創生基地將當地的「鬼屋」和花磚古厝,改造成美麗的背包客棧和民宿,試圖賦予戰地金門新的觀光印象。

​近年來因疫情影響,離島旅遊受到大眾關注,而面對觀光產業背後的潛在課題,古洋樓團隊結合自身政策研究的背景,與政府單位合作推動「金門低碳島」,同時也試著深化旅遊體驗,舉辦「金門高粱田餐桌」、「野宴金門小麥田」等活動,試圖在傳統的料理和食材中,加入美學、質感和設計感。

除了在產業方面挑戰不同的商業模式,嘗試創造各種人才需求,古洋樓團隊也與涉足教育,與金門大學合辦「30小時地方創生黑客松」,以SDGs、後疫情觀光轉型、金門低碳島為主題,藉由團隊競賽的方式,讓大學生與業師、專家深入互動,在小島上連結產、官、學等多方面向。
圖片
圖片來源 © 池上多力米官網
在各工作站夥伴們分享過後,台大社會系的陳東升老師,也從學術觀點提出他對地方創生的觀察,從實例中反思如何在地方推動願景、整合資源網絡。

例如在台東池上和西班牙小鎮 "Marinaleda" 的案例分析中,兩者都同樣是位處「邊緣」的地區,卻因而能容納更多元的想像和創新能量。池上先是從大坡池保育的議題中,長出民間組織動員全鄉的力量,而後藉由「池上米」認證建立在地品牌、調整資源分配,而 Marinaleda 小鎮也同樣以由下而上的方式,以生產合作社、公民大會等機制,開創出自己獨特的經濟合作模式。

陳東升老師也分享,要在地方推動共好願景,團隊成員未必要是在地人,但要先帶著無私的心態出發,與在地的人們建立信任感,才有機會連結眾人共同創造利益,在平等的對話和討論中,重新建構地方未來的可能。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服務項目

共好行動
社造學校
​
創生筆記

台地創生

台地夥伴
團隊介紹
​聯絡我們​

工作站聯絡資訊

325 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392之1號​
諮詢專線:(03) 479-1925
合作接洽:daichisousei@chisou.co
©台地創生 2021.
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