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個月的2021地方創生年會中,參與者們在入場時,會拿到一瓶手作釀造的檸檬果醋,上頭貼著「復興食農」的可愛貼紙,當天的交流晚宴上,幾位復興食農的核心成員,也爽朗地自我介紹,笑著提醒大家:「這果醋得放上三個月,別急著打開喝啊。」 帶皮的檸檬還在緩緩浸泡,台地創生的團隊夥伴們,卻已迫不及待地動身,帶著社造學校狸山塾的第二期學員,在合宿活動的見習行程中,爬上山路,來到復興食農──青松基地參訪交流。復興食農由一群在地的媽媽組成,在近期釋出的〈復興青農形象影片〉當中,能看到她們溫柔知性的身影,實際見面互動時,卻又展現她們出活力十足、爽朗大方的一面,讓人像是走進大自然般,身心都輕鬆了起來。 狸山塾二期的同學們,在復興食農姿怡、小俞的導覽之下,認識了她們的團隊理念、推動食農教育的心路歷程,也在青松基地和華音山莊散步走踏,度過充實又悠閒的周日午後。 幾年前,一群百吉國小的家長們,在孩子即將踏上畢業旅行時,發現班上有些同學因為家中經濟因素,無法負擔出遊旅費,於是便有了「靠自己去畢旅」的發想,由家長帶著孩子,開始種植蘿蔔等作物,在收成後透過擺攤、網路等方式宣傳販售,用自己的力量去籌措旅費。 在陪伴作物長大的過程中,孩子們了解到食物生產的不易,無形中培養了愛惜食物的精神,讓學校的營養午餐廚餘逐漸減少,而看到孩子們認真除草、期待發芽的眼神,也讓家長們深受感動,如今這樣的作法已成了畢業班的慣例,甚至還有班級會用自己種植的作物,來舉辦意義深遠的謝師宴。 當初這些家長,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在做的,便是這幾年風行校園的「食農教育」,而在孩子們畢業後,她們組成復興食農團隊,繼續推動食農相關的各項議題,在人口流失、老化的復興區中,思考如何讓年輕人看見未來。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