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地創生】喜歡地方,可以有一百種理由與一千個方法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圖片
Access Octomono Masonry Settings

【創生筆記】地方大聲公|著鹿計畫

2/27/2022

0 評論

 
圖片
圖片來源 ©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FB
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,從去年開始,便持續辦理各式各樣的線上活動,透過講座及交流對談的方式,讓投身於地方工作的人們,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,認識更多不同的地方工作團隊,在彼此的經驗中互相學習。

「地方大聲公」系列活動,則聚
焦國發會​青年培力工作站,邀請各地團隊交流分享。二月第二場次的分享者,分別是著鹿計畫的筱榆,和森林循環湖口創生的偉誠,他們兩位都是在地的小孩,長大後曾到外地求學,畢業後才決定返鄉工作。

筱榆關注的是老屋的文資保存議題,而偉誠則從老街的社造工作出發,和家中的林木產業連結,試圖找到地方的DNA,雖然投身不同的領域,但如何在家鄉實踐「永續」,卻是他們共同在思考、挑戰的一項核心課題。
圖片
圖片來源 © 著鹿計畫 FB
在以「著鹿計畫」為名執行工作站之前,筱榆和他的團隊夥伴們,就已在彰化鹿港行走了一段時日。先是在小艾人文背包客棧接待來自各方的旅人,而後藉由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,推動文史導覽、環境教育,在社區中舉辦實境解謎和藝文講座,他們也開始更專注於老屋的修繕與保存議題,為了老房子四處奔走努力。

除了糾結複雜的產權問題,老屋保存要面臨的的挑戰,還有修復技術的傳承,以及屋主們看待空間使用的觀念差異。除了推動以修代租,或嘗試媒合資金、將老房子活化再利用,他們還和社大合作開設「老屋學」課程,舉辦各式講座,試圖喚起大眾對於老屋保存的意識。

無論是在社區中穿梭的「迷鹿闖關任務」、和小學合作的「鹿港味小學堂」,或是從各地召集講者的「牽仔條之約講座」,著鹿計畫不斷嘗試去用各種方式打造一個平台,讓想認識鹿港的人們,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切入點,練習著陸。
圖片
圖片來源 © 著鹿計畫 FB

圖片
圖片來源 © 著鹿計畫 FB
圖片
圖片來源 © 著鹿計畫 FB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服務項目

共好行動
社造學校
​
創生筆記

台地創生

台地夥伴
團隊介紹
​聯絡我們​

工作站聯絡資訊

325 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392之1號​
諮詢專線:(03) 479-1925
合作接洽:daichisousei@chisou.co
©台地創生 2021.
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