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地創生】喜歡地方,可以有一百種理由與一千個方法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圖片
Access Octomono Masonry Settings

【創生筆記】2021 地方創生年會

11/20/2021

0 評論

 
圖片
2021地方創生年會|桃園分場
由民間組織「台灣地域振興聯盟」發起的地方創生年會,每一年都會由不同的「值年城市」協力,藉由一系列的活動,將台灣各地的地方創生工作者,聚在一起交流。自2020年從嘉義文創園區起步,今年第二屆則來到了桃園,在11/19(五)、11/20(六)這兩天,採取「跨組分場」的方式,在五個場域同步進行。
 
兩天的活動安排,除了有開幕主論壇、地域振興大賞頒獎等,從各場次連線進行的共同時段以外,也分別在不同場次中,辦理各主題的議題小聚、創生團隊小講,以及辦桌晚宴、山海見學團等交流活動。
 
台地創生的團隊成員,此次選擇參與桃園區興光堡壘的場次,藉由文字和影像的紀錄,與大家分享兩日年會的參與心得。
在地方創生的推動過程中,很少人能單打獨鬥,隻身作戰,即便是由少數幾人運作的團隊,仍需要向外去連結資源,與社區、公部門、產業、民眾……等對象互動,因此「連結」是創生工作必然的課題,也是今年年會的核心主題。
 
在第一天上午的主論壇中,來自各單位的講者們,除了分享自己目前的工作成果以外,也藉由主持人問答、聽眾Q&A的方式來對話。
 
在公私協力的部分,大家討論到「溝通」是最大的挑戰,公部門與民間單位合作時,需要練習去建立共同語言,在繁複的行政工作當中,每個人也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、核心理念,才能走得長遠。
而談及支持系統的建立,「財務管理」則成了團隊運作需要被重視的課題。若地方團體因為資源不足,無法聘請專業的財務專業人才,則需要更小心地處理公私帳的收支紀錄,避免日積月累產生爭議,除了與公部門合作獲得資源以外,也可以嘗試以微型貸款等方式,從民間找到不同的資金來源。
 
在主論壇的後段,講者們則談到現今生活方式的轉變,也漸漸影響了地方發展。因疫情影響而開始轉型的線上工作模式、在不同城鎮之間「二地居」的生活方式,都帶來了新的可能,若更彈性的工作形式,可以與地方閒置空間的活化結合,外地人便可以藉由租屋、創業等方式,成為地方的關係人口。
圖片
藉由議題小聚分享交流|桃園分場
第一天下午的議題小聚,桃園分場則以「在地物產 x 通路」、「空間 x 服務」等主題進行對話,宏觀地從產業的面向切入,或微觀地傾聽第一線工作者的心聲。傍晚的辦桌晚宴,大家透過自我介紹認識彼此,了解各地方團隊的理念、推動歷程,在享用餐點的過程中建立連結。
 
至於第二天的地方創生年會,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?讓我們來看看「山海見學團」,在桃園舊城區漫步、走入龜山小巷的所見所聞!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服務項目

共好行動
社造學校
​
創生筆記

台地創生

台地夥伴
團隊介紹
​聯絡我們​

工作站聯絡資訊

325 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392之1號​
諮詢專線:(03) 479-1925
合作接洽:daichisousei@chisou.co
©台地創生 2021.
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