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地創生】喜歡地方,可以有一百種理由與一千個方法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圖片
Access Octomono Masonry Settings

【創生筆記】桃園和龜山的文史足跡

11/23/2021

0 評論

 
圖片
回龜線|曹家洋樓導覽
三台創生巴士,從興光堡壘青年創藝聚落出發,駛過桃園舊城的巷道,再開進龜山區公所旁的後街,跟著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指引,撿拾一個個被遺忘的文史足跡。
 
地方創生年會的第二天下午,山海見學團分別在五個場次進行,桃園分場的行程,則是由「桃托邦藝文聯盟」和「陽明一街實驗工坊」,負責桃園舊城區的文史導覽,結束後再前往龜山區,聽「桃園回龜山陣線」(回龜線)團隊分享,在地方推動文史工作的故事。

​桃園舊城區的第一站,先來到了有「大廟」之稱的景福宮,正殿主祀開漳聖王的大廟,前段時日才剛舉辦完12年一次的建醮儀式,除了有慶典、法會和劇團演出以外,也有盛大的「水燈遶境」活動,參訪當天,現場都還能看見當時熱鬧的痕跡。
 
​陽明一街實驗工坊的藍博瀚,手中拿著地圖和老照片,詳細的介紹景福宮及街區的歷史,景福宮原本建於乾隆時期1745年,後來配合日本政府的市街改正計畫,才將廟址向內推,並於1925年改建完成。
​在景福宮旁,則有一間「大廟口派出所」,歷經了屋頂坍塌、被提報為歷史建築的過程,到去年才修復完成正式開放,這裡是台灣少數有騎樓的派出所,在日治時期,二樓則做為「桃園保甲聯合會議所」,當時配合政府的皇民化政策,甚至還開辦過「改姓座談會」,向台灣民眾介紹日本姓氏呢!
 
從中正路走到博愛路,會發現舊城區有許多老屋,因為產權複雜的關係而閒置,而受到桃園區房價高漲的影響,文史工作者也難以取得私人財產的使用權,進行空間活化。其他比較活絡的場域,除了有「桃園77藝文町」以外,桃托邦藝文聯盟也於近期進駐公民會館,以「藝文便利店」的概念,在各樓層設置品牌選物、藝術策展。
離開了桃園舊城區,來到了龜山區公所旁的新星巷弄書屋、十三商號,這兩個各具特色的空間,都是在地團隊回龜線的好夥伴,透過閱讀、讀書會,或餐飲、展覽和來和社區連結。
 
透過志工協力整修的「曹家洋樓文化基地」,則是回龜線的主要工作據點,團隊夥伴在此舉辦講座、放映會、工作坊,也有志工拍攝曹家洋樓紀錄片,用影像替文史工作留下見證。

一個下午的山海見學團,讓大家走出會議廳,用自己的雙腳、雙眼去認識這座城市,看見地方團隊用自己雙手所撐起的,地方的未來與過去。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服務項目

共好行動
社造學校
​
創生筆記

台地創生

台地夥伴
團隊介紹
​聯絡我們​

工作站聯絡資訊

325 桃園市龍潭區龍新路三和段1392之1號​
諮詢專線:(03) 479-1925
合作接洽:daichisousei@chisou.co
©台地創生 2021.
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首頁
  • 共好行動
  • 社造學校
  • 創生筆記
  • 台地夥伴
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