飄著小雨的涼涼清晨,兩台遊覽車在三合里集會所旁停駐,四五十位大人小孩身著輕裝、手持工具,聚集在集會所中,聽著前方的指揮官說明路況,儼然要踏上征途,蓄勢待發。外頭的軍警弟兄穿戴反光背心,望著路段上的車流來往,在這條居民熟悉的主要幹道上,潛藏著無數待殲滅的大敵,它們蟄伏在草叢中、路燈下,日復一日地等待被挑起,企盼著今日將上演的這場戰役。 長夾、手套、鐵鉤,這是今日戰士們的標準配備,無論年紀輕重,人人都手持垃圾袋,沿著龍新路三和段的兩旁前進,原本緊密的隊伍愈拖愈長,每個人緊盯自己眼前的獵物,小至菸蒂、塑膠袋、寶特瓶,大至紙箱、鐵桿、絨毛玩偶,甚至是整包被丟棄的垃圾,都是今日要收集的戰利品。
台灣首位鯨豚攝影師,《鯨豚記》的作者金磊曾說過,關注環境議題的人都帶著一種「悲觀的積極」,明知道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,難以復原且複雜難解,但卻還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做點什麼。參與這次環保行動的夥伴們,看著路旁被隨意丟棄的垃圾,應該也會有這樣矛盾的心情吧!即便一個人的力量不大,但還是相信著自己能為身邊的環境,再多做些什麼。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